齐风鲁韵之禅与茶

山东,不仅有曲阜这个孔子故里,儒门圣地;更有青岛道宗传承崂山观;也有济南北派禅宗灵岩寺。三教合一,气象不可谓不大。本篇文章就禅宗茶说开去,一探禅茶之趣。

起源

唐代 《封氏闻见录》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藏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逐成风俗”。降魔藏少时胆大,不惧鬼魅,故号降魔藏。受戒以后先习律,后依神秀习禅。又遵师命前往“少皞之墟”即今曲阜周边寻求弘法之机缘,在泰山灵岩寺大兴北宗禅,并与同在此处讲法的西域高僧佛图澄弟子——竺僧朗并驾齐驱。形成了“学者臻萃,供亿克周”的局面,使得灵岩寺成为北方禅学中心之一,他也被时人称之为”北秀“。

北宗主渐修,故重坐禅与持戒,禅、律并重是北宗的特色。慧能一系南宗却不以为然,慧能大师弟子怀让禅师有“磨砖岂能成镜,坐禅焉得成佛”的名训。仰山慧寂禅师则曰:“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主张不须持戒,不待坐禅。灵岩寺禅僧坐禅不寐,皆藉饮茶却睡解乏。饮茶首先在禅僧中流行,尔后藉禅门转而影响到北方社会各个阶层,从而导致中国南北饮茶的大众化、普及化。

禅宗讲究过午不食,又要在深夜静坐禅修。这使得许多禅宗弟子修禅十分困难,为了夜晚提神,同时也有充饥的需求,方便弟子们的修行,降魔藏灵活变通,开始允许门人饮用茶汤,因为在禅宗看来,”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可抑制杂欲。作为佛教中的重要分支,禅宗的日常功课之一就是坐禅,坐禅的基本要求,是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境界。坐禅时,要求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且坐禅的时间比较长,通常一坐就三月,修行不足的僧人自然难熬。此时茶饮可以帮助提神、生津化食和清心收敛,实在是非常合适的佛门饮料。因此,当降魔藏法师推荐茶饮的时候,好多弟子都”人自怀挟,到处煮饮”,走到哪儿都带着,没事冲上一杯。这是中国禅茶的真正发端,这一习惯也随着北宗禅在北方地区的广泛传播而为世人所知,有力地推动了北方地区饮茶风俗的传播和普及。从禅茶开始突出了饮茶的功效和精神层面的承载,此前,茶之对于老百姓来说,更侧重于食物和菜的功用,是禅茶进一步深化了茶的文化内涵。

《百丈清规》:禅茶礼首

禅茶在灵岩寺形成一种风气后,很快在佛门普及。禅宗借鉴儒家形成一套佛教礼仪,在饮茶礼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茶礼被推崇为禅宗寺院的“丛林盛礼”,形成“无茶不成礼”的风气。但在那时并没有真正的“禅茶”的概念,而是随着饮茶之风在僧界之盛行普及,由唐代的另一名高僧——百丈怀海禅师将其提出的。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福建人,俗姓王,为马祖道一席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驻锡江西百丈山,世称“百丈怀海”。当时佛教很多宗派,由于贵族色彩浓厚,生活自理能力差,依附士大夫的布施,然而理论又复杂,所以不能适应社会形式的变化,因此一落千丈深渊,渐渐式微。而百丈怀海农禅并举的禅风,使禅门得以自立;其《百丈清规》,使禅门得以自尊;而其自食其力的禅规,使禅门得以自强。他根据风情、地理、人士风俗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因此衍生了《百丈清规》。《百丈清规》中关于茶的资料十分丰富,它将禅茶文化上升为佛门的礼仪和制度。有学者研究:《百丈清规》中共载有“茶”字325个,“请茶”21处,“吃茶”15处,“茶头”16处。真可谓:禅门无时不兴茶,禅寺处处有茶香。

这么多茶事,要有专人打理,为此,寺院中有专事烧水煮茶、献茶款客的“茶头”。全书记载“茶头”16处,可见“茶头”的作用举足轻重。后世讲究的寺院,还有为善男信女或游人惠施茶水的“施茶僧”。僧人早起先饮茶,后佛事,每天需在佛前供茶,每逢圣节、千秋节、国忌日、佛诞日、佛成道日、帝师涅盘日、达摩忌日、比丘示寂等,另有茶礼仪式。僧人迎送、坐禅、谈话等都要饮茶。对于不同之茶,后世各有名目,如供奉佛祖的称“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称“”戒腊茶”,全寺僧人共饮的称“普茶”。大型茶事,除僧众“普茶”外,还有住持亲自参与、面向善男信女的巡堂茶。

《清规·旦望巡堂茶》记载:住持上堂,说法竟白,云:“下座巡堂吃茶”。大众至僧堂前,依念诵图立。次第巡入堂内。暂到与侍者随众巡至圣僧龛后。暂到向龛与侍者对面而立。大众巡遍立定,鸣堂前钟七下。住持入堂烧香,巡堂一匝归位。知事入堂,排列圣僧前问讯,转身住持前问讯,从首座板起巡堂一匝。暂到及侍者随知事后出。烧香侍者就居中问讯揖坐,俟众坐定。进前烧香及上下堂、外堂。先下间,次上间,香合安元处。炉前逐一问讯,揖香毕,归元位。鸣钟二下,行茶瓶出,复如前问讯,揖茶而退。鸣钟一下收盏。鸣钟三下,住持出堂。首座大众次第而出。或迫他缘,或住持暂不赴,众则粥罢,就座吃茶,侍者行礼同前。“旦”即农历每月初一,“望”为每月十五,“巡堂”即在僧堂内按一定线路来回巡走。很多善男信女初一、十五要到寺院拜佛,此时款待茶饮,既是一种礼仪,也可视为答谢。这对茶饮的推广,影响巨大。

茶禅机锋

在禅茶之前,先是茶禅在先,佛门中人先是将茶作为参禅的法门去接触的,认为“茶禅一味”。

而唐代轰动一时的禅宗公案“赵州吃茶去”正是茶禅一味的表现。《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

赵州从诊禅师问新到僧人:“曾到此间么?“

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

又问一僧人,答“不曾到。”

赵州又说“吃茶去!”

后院主间“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赵州招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

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即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有来过或者相识与不相识,只要真心诚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境界,以茶入禅。“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净心境,唯是有清净心境,方可自悟禅机。”对此,前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也曾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而禅茶”是有别于“茶禅”的,禅茶的兴起是禅宗在北宋中晚期和南宋初期禅宗走向宗门林立时期的产物,在原来通过打坐、行脚、一指禅、机锋棒喝等肢体语言来参禅的基础上,出现了“参公案”“文字禅”“默照禅”“看话禅”“念佛禅”等修行法门,并且修行者众多,遍布大江南北。信徒们在高僧大德的引领指点下,找到了适合自己所需的参禅法门,大有趋之若鹜之势。如径山寺宗杲看话禅有数千信徒(仅径山寺僧就有1700多人),宏智正觉的默照禅的信徒也有数以千计。茶在这个时候成为参禅的辅助,基本回归到原来作为饮品的地位,只是由于同佛门结合,增加了佛门的礼节和仪轨,具有庄严肃穆和神秘的色彩。同时发展出更多茶的精神文化内涵,既发扬了茶道,也弘扬了佛法。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日本茶祖明庵容西禅师(1141——1215年)临终遗训更是提到了“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这里的“味味”也许不一定就是专指茶味和禅味,人生百味其实都具禅味,禅就是生活,参禅就是参生活参人生。

 

作者:徐鲁浥

文章内容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回到顶部